美篇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篇

【原创】春去夏又来

发布日期:2017-05-26

psb 

  一个晴朗的春日,我随同边城佳木斯市作家协会的朋友们,去距离市区30公里西郊群胜乡的杜鹃山赏花。达子香也叫兴安杜鹃,朝鲜族叫金达莱,云贵高原的省份叫杜鹃,也叫映山红……

  达子香花的分布十分的奇特,从云贵高原成一条直线延伸至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大、小兴安岭余脉的广大山区都有达子香花的芳踪……

  这个季节的村落都裸露在还未播种,林木的叶子正处于萌芽状态,只有山中的达子香花、山杏花点缀着山岭的萧条迹象,迎接山岭的所有树木都披上绿色的新衣时。

  此刻却让我想起了远在数百里外的故乡小山村来,那个时候,这个季节,故乡小村曾经很美,正是杏花绽放的巅峰时刻,或洁白、或淡粉的杏花错落有致地在小村的茅草屋前、屋后铺展开来,好似一幅淡彩的水墨画。距离村子仅300米远,有一座很高的山,山峰上也生长着达子香花,站在自家的院落就能看到顶峰上的达子香花……不久前,我在与六哥闲聊时问起村东小山顶上的达子香花还有么,六哥的回答很让我失望,“让那些无知的人们在数年前给破坏掉了,无止境地开山凿石,把好端端的山凿掉半拉……事实上凿石带来的财富是短暂的,带给生态的破坏是难以弥补的。”咳!美景只能留存在记忆中。

 

  我还记得小山后山腰的那两个酷似雄狮的石砬子,石砬子高度在10米以上,儿时的每个季节,每次和村里小伙伴儿来到这里,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向上攀爬,那两尊石狮子憨态可掬的摸样,无论是远看、近看都是活脱脱的狮子或老虎,可惜了,上世纪70年代初被松花江北的外乡人来小山采石炸毁……这是上天赐予故乡小村的瑰宝,就这样被活生生的蚕食殆尽了……,设想如果当年小山的的自然风光不破坏,很可能会成为故乡小山村的聚宝盆。利用这里的自然景观,建一个度假村用五顶山上的山野菜,蘑菇,搭配村里饲养的鸡、鸭、鹅,制作美味佳肴,定能吸引市里的游客来此欣赏山头的达子香花……,还可以开设草地婚纱摄影基地,别有一番情趣。

  视线转回当下,高高耸立的悬崖上,达子香花开得正艳,整个山岭都被淡粉、淡紫、洁白覆盖了,花朵在春风的吹拂下,仿佛是无数只淡紫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仰望漫山遍野的达子香花,心情豁然开朗,陶醉在这花的海洋里,前来观赏达子香花的人们络绎不绝。

  遥望我眼前的这些被达子香花覆盖的山头,我的内心无不充满骄傲和自豪,因为像这样的美丽景色就是在国内甚至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有的。

  我们无法留住春天的脚步,那就让我们借助现代摄影器械留住这美好的瞬间,成为刻在记忆深处里的光盘……                                                                                                            2017年5月1日晚写毕

  作者简介:李印海,笔名:尹亥,佳木斯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佳木斯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乌苏里江文学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佳木斯广播电视报记者。大学教师,本科学历。60年代生于黑龙江省,富锦县五顶山下的小山村。1978参军,1988年转业。文学作品90余篇发表在国内报刊,合集出版文学作品集10部,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获得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励。一些作品或在《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文章来源:   作者:李印海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09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