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篇

呼兰三中那年那个文科班(纪实散文)

发布日期:2017-01-16

  一九八六年夏花灿烂的时候,我被呼兰三中录取了,尽管这是一个普通的高中,但是对于我以及所有像我即使笨鸟先飞仍旧也飞不高的农村的孩子来说,也绝对是一件对自己人生有着足够有意义的事。

  那一年,我十八岁。

  那三年的高中的时光是我人生记忆里永远挥之不去的美好印记,我们那一个班的同学们,早已把近似于手足兄妹般的感情融入到了我们彼此的内心深处。那种纯真年代累积的情感真的很圣洁,不容亵渎。尽管那时我们青涩的有点自负、有点自大、有点自恋、有点自卑,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谁的青春年少没有烦恼呢?那些年青春激荡的日记里谁没写过幼稚张狂的话语呢?

  那些温暖的名字仍旧耳熟能详,宋学民、李成、黄冠伟、李明、韩建双、韩向阳、李晓峰、夏冰、丁雨欣、王家义、宋玉良、马旭、张英俊、白云国、刘作军、宋景宇、吴卫东、李旭东、宣福源、李良峰,还有那些才气加美丽的女生诸如,刘丹、郎亚玲、邱礼晶、卢宏伟、马红杰、高瑞波、于子红、王丽艳、杨翠薇、王淑英、杨海燕、吴兰颖、张薇、叶明珠、韩雪霜、任淑贤、崔金颖,如今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都很努力的优秀的工作着,而我尽管身在乡村,工作之余,用文字写着热爱乡土的歌,有时真的来自我的这些同学的鼓舞和激励:他们那么优秀,我不想平庸。

  如今在呼兰某一乡镇担当领导的郎亚玲曾和我们说过这样当年的一件往事:“记得那一年,外班的几个顽皮的学生联合校外的几个小混混在我们班门口滋事,不让我们女生进教室,我吓得手足无措,这时我们班的宋学民、李成闻声从教室冲了出来,把那些小混混打跑了,我惊魂未定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当宋学民回到教室路过我的座位时用手指使劲的点了一下我的课桌,我们彼此都没有说话,但我心里在想,他一定在暗示我:有我们呢,啥事没有,安心学习吧”。

  当郎亚玲和我们讲述这段往事的时候,看得出她很感慨,她说:“我很珍惜高中时的那份同学的感情,尽管那时男女同学都不说话,但是那种感情是后天新结识的哥们姐们的感情根本无法替代的”。岁月悠悠,情怀依旧,高考之后学民和李成参军了,学民通过努力考上了军校,上进工作一直晋升为团级,退役后在地方工作,勤政廉洁,但仍就是豁达仗义的性格,而李成退役后在双井从事医疗工作,造福桑梓。

  那时,我和黄冠伟、李明同桌,在我们三个人当中我是家境最不好的,我喜欢买课外文学书,常常把父母给的午饭钱攒起来到康金一百门口那个书摊床上买一本自己心仪很久的书,以至于午间经常饿着肚子,而他两时常接济我,我清晰的记得我们一起到街里的小吃铺,他们给我买烧饼,我很不好意思,有时我有意回请他两,他们则说:“留着买书吧”,他们的眼神是清澈的,我们的心灵是透明的,我们没有丝毫的彼此的鄙视,相反我们心心相通,彼此能读懂对方。

  那是青春无忌的时代。李明体育很好,有一次,镇中开运动会,我们三个人去看热闹,等到社会万米比赛时,李明很自信的参赛了,我和老黄为他加油助威,最终李明得了第一,声名鹊起,回校的路上,李明发现我话少,问我咋的了,我说了一句至今我仍觉得很有哲理的一句话:“你失意时我在你左右,你得意时我远离你但祝福你”。李明听后,哈哈大笑说:“行啊,哥们,真能跩词”。真好,语无遮拦两小无猜。李明如今在某一所大学做领导工作,远隔千山,回一次老家不易,我成家后的某一年春节,他和冠伟来看我,他时间很紧,我们三人一人一瓶啤酒,干喝,感情全在酒里。

  印象很深的还有马旭,他是我们班男生中学习最好的一位,科科都很优秀,连叶维瀚老师提问他有时都戏称:“马先生”。提起叶维瀚老师,他是我们班同学叶明珠的父亲,他是呼兰三中最有才华的老师,对我的影响也是最重要的。我那时哪科也不行,就是偏爱语文,叶老师从表现平平的我的几个学科中,如伯乐般发现了我的作文是我的强项。我永远的记得一次模拟考中,叶老师把我的作文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读,之后又拿到外班去读,由于叶老师的抬爱,那时我的文字在呼兰三中是最闪光的,自信和虚荣在懵懂的青春里滋生了我对文学更大的野心和追求。

  之后不久由叶老师主导的《红五月征文》,尽管我的那次作文有些瑕疵,叶老师仍旧爱屋及乌的评了我第一名。我对文学不离不弃,始终坚持,叶老师给了我太重要的鼓励。如今叶老师过世多年,有一次我和叶明珠微信提及他的父亲我的伯乐叶老师,她说:“谢谢你还记得我父亲,我父亲就是那样的人,他师德很好,”我说:“有些恩师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比如叶老师,他把我从家境自卑的境遇中提了出来,他觉得我有闪光的地方,使我觉得自己文学真的可以”。

  但老实讲,自己这么多年工作之余的文学创作真的是业余的,在呼兰一中从事高三语文教学的刘丹才真的是科班出身,我真的想请教她,但这位曾经师大毕业生总是谦虚,有时她说工作真的很累,我说:“你以为你还二十多岁吗,我们都快五十了”,她说可不是。岁月老去,我们已不是那时的青春了。

  那是一个班级光阴荏苒的故事,里面有太多的写头,那里每一个人都是一首青春的诗行;那里每一个人都在写努力拼搏的篇章;那里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春华秋实的故事;那里每一个人都在励志着正能量的梦想......

  我们是呼兰三中八六级文科七班,写这样的文字,其实想来不止局限在那年那届,其实文字涵盖了所有的同窗过的我们你们他们,当我们毕业的时候,金榜提名的上了更高的学府深造,金榜不第的都在寻找着适合各自的生活的道路,我们都看过梁晓声的《年轮》,那些上山下乡的知青哥们是何等的重情重义胸怀坦荡光明磊落,而我们那届文科班的同学真的也是众志成城相互支持都很上进都很优秀都很有正能量。

  我们在十八九的年纪聚在一个班级里,时光过去了三十年,如今相聚,我们彼此在心里都是当初的样子,没有丝毫的改变。

  哦,呼兰三中八六级文科七班,我们青春开始的地方!

  作者简介:于宏远,呼兰区方台镇东沈村人,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家在线》签约作家,文章多发于网络,农村、农业、农民是文字的主基调,永远会用笔讴歌故乡土地上淳朴的父老乡亲,踏实的用文字热爱滚烫的乡土。微信:18246101877

文章来源: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09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