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篇

宋德成:寻找故乡的印迹

发布日期:2017-04-01

 

  作者简介:宋德成,男,八五二农场第七管理区宣传干事,1990年开始接触文学、新闻。先后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经济报》《黑龙江工人报》《北大荒日报》等报刊网站发稿数百篇。

  故乡是一缕淡淡的乡愁,一头留在那记忆中模糊的村落,一头牵挂在自己的心房,总是在不经意间,乡愁会攥着你的心,让你迈开脚步,走进那模糊的村落和记忆,不管它是不是更陌生,永远永远都在你的心里。

 

  一

  河东是我的故乡,但我不是在那里出生,那是父亲出生的地方。

  今年春节的行程早已确定,去省城二姐家过年然后再去县城乡镇的姨姐家,但没有明确的计划去我印象中的老家。

  我是初三从省城二姐家赶到姨姐家的,那天去看望姨姐公婆和奶奶,酒酣之后有了一种回老家看看的冲动。没有特别的想法,只想去那里看看。

  姨姐家和我的老家一河之隔,也是两县的分界线,所以便有了河东河西之分。

  和姐夫打车去河东。打车时姐夫和出租车司机打了声招呼,叫二哥,我也就随着叫了一声,我想是镇里的人熟悉罢了,也没在意。车行之中,司机和姐夫说起我,我这才醒过味来,原来司机是姨妈的姑爷,是我的表姐夫。去年姨妈过世时,我曾来过,来的时候在姐夫家休息过喝的茶,刚刚不到半年我竟没认出来,尴尬!

  冬日的下午,整个天空似乎有些阴霾,不是特别的清亮,本来走的就晚,车行之间,天逐渐变得暗了下来。

  去河东老家,对于已经50多岁的我记忆是模糊的。唯一的线索是一位堂叔伯的姑爷,也是我的姐夫,姓邢。我在我的老家和农场的时候,姐夫来过我家,所以还有一点点印象。

  过了那条河就是我老家的地界了,前面是一条直行右转的公路,前些年去姨姐家的时候走过这条公路,始终把离公路远的一个村庄当成自己的老家,车里的两位姐夫告诉我这个村庄不是。虽然他们也不能十分的肯定,但毕竟他们住的离这里不远,或曾经来过这里。按照他们的印象和指点,我们驶过了这里一个很繁华的乡镇所在地继续前行。途经一个村庄见到路人,我们把车停了下来问老屯的的方位,按照行人的指点,我们确定了老屯的地点。在通往老屯的乡路上,我们又遇到一位行人,我下了车向他询问。

  你好,问一下,前面是后黄家亮子吗?

  对。

  我跟你打听个人。邢**家在这住吗?

  哦,搬走了,早就搬走了,有七八年了。

  他年龄有三十多岁,或许就是我们老屯的人,情急之下我忘记了问他的姓名。

  在询问了有没有我姥家亲属得到否定后,我仍不甘心,终于从他的口中问到了姐夫弟弟所在的村子。车子调过头时,我又一次远远的看到了模糊老屯。

  此时的天已经黑了下来,村落中零星的有灯光亮起。

  姐夫的弟弟今年72岁了,敲开他家的大门,他并没有把我们让进屋里,在不是特别寒冷的冬日的傍晚,我们在他家的院子里聊了起来。姐夫家说是搬到了东部的农场,具体是哪个农场他并不清楚,姐夫也早已经去世了,他没有姐夫家的电话,可能有事的时候,晚辈的孩子们会联系他。我说了父亲的名字,他还有印象。

  带着遗憾,离开了故乡的那片土地,我不知道自己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只是感觉到有淡淡的忧伤。

  二

  别了妻家的兄弟姐妹,我返到省城的二姐家。中午的饭桌上,大姐三个不约而同问起我是否去了老屯,我把整个过程叙述了一遍,姐几个也似乎都有些遗憾。为了调节一下气氛,我说:“其实我还想回滕家屯看看(我出生的故乡),还想去邻县看看姑姑家的表哥表姐呢”!“真的?”已经68岁大姐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三姐也不停地问:“去吗?”此时时间已近中午十二点,因为我早上刚从县城赶回来,这马上还要走,有点累,于是我说道:“明天去吧。”躺下想休息一会,大姐三个在客厅又说起以前在故乡的老故事。其实我也按捺不住想回老家看看的冲动,在姐几个的鼓动下,“走”,我带着大姐和三姐下了楼。

 

  故乡距离省城有150多公里,现在生活在那里的直近亲属只有比我大一岁的叔伯哥哥和叔伯姐夫,去故乡就是去哥哥家。在县城的客运站下了车,没有换乘客车,打了一个出租车直奔老家,路上哥哥不时打来电话询问我们到哪了。

  下午四点多点,车子驶进了家乡的小村庄,我们姐几个把目光都投向窗外,嘴里不时地念叨着这是谁家的房子,那是谁住的地方。哥哥家的大概位置我知道,但是具体是哪个房子我忘记了,正在我寻找时,哥哥和姐夫出现在房后的道路上。寒暄着,我们进了屋。此时嫂子正忙着做饭。

  晚饭是东北的家常菜,杀猪菜、烀猪蹄,春节期间都吃的腻了,嫂子还特意弄了一盘臭菜,我和大姐、三姐、哥哥、嫂子、姐夫,还有嫁到姐夫家的“姐姐”一家人围在桌前,唠着家常。

  父亲去世早,我离开家乡也有快四十年的时间,期间回故乡总共也就五六次,也总是来去匆匆,所以对故乡的了解还是停留在小时候的记忆中。回故乡想了解一下父亲原来在村里的一些情况,和姐夫约定明天去村里熟悉的老人家去坐坐,但饭后还是忍不住让姐夫陪着我到村里转转。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晚上去了两家人多的小店,对于我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乡人,上岁数的人仔细辨认还是有些印象,年轻的则是一个也不认识。

  农家的火炕很舒服,哥哥嫂嫂给我们铺上厚厚的被褥,平时晚上要熄灭的锅炉也整整烧了一个晚上。家常从熄灯前一直唠到了熄灯后也没有停止。这一夜,姐弟几人在不眠之中度过。

  第二天一大早,哥哥和嫂子早早起床,哥哥把烧好的洗脸水端到了大屋让姐姐们洗漱。早饭后和姐夫去了八舅家,八舅是父亲在村里当队长时的民兵排长,领着大伙带头干活的。说起父亲的事,老人侃侃而谈:你爹能干,也正直,当时在队上当领工员,因为干活好,后来当上了队长。本想多了解一些父亲在家乡的故事,但是似乎找不着头绪。

 

  当太阳渐渐落山的时候,我们行走在村子里不太宽阔的街道上,挨个房子数着姓名,我家原来的老房子也在流年的岁月中消失了,变成一块覆盖着积雪的菜园。路遇村子里的人,相互辨认着、回忆着、寒暄着道别。38年前曾经生活的小村庄就在这一寒一暑的交替中渐渐的远行,留在记忆之中。

文章来源: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09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