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当前位置: 首页 > 亲子

你对应试教育的怒,是因为你即使再不认同也不得不从

发布日期:2016-09-08

 

  获得自由不是靠打破枷锁,而是在枷锁之中游刃有余。

  开学了,朋友圈的免费旅行美图落幕了。育儿的鸡汤文字、著名学府校长的开学演讲、各学科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的推文开始刷屏。 段子手也开始调侃所有尽职尽责的“精神分裂症“的妈妈们: “开学了,妈妈们又要和孩子过这样的生活了: 不谈学习时,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谈学习,鸡飞狗跳,呜嗷喊叫” “ 开学了,妈妈们齐声高唱‘看我每天七十二变’:前一秒和娃如胶似漆, 后一秒和TA刀光剑影 ” “开学了,亲妈马上恢复了后妈模样——催起床,催上学,催作业,比成绩,比特长,比比比,逼逼逼。挤出笑脸,卷起袖子,强压内心时刻要喷发的火山,随时练习气沉丹田默念我是亲妈!我是亲妈!” ……

  8月下旬临近报到时,有不少妈妈在朋友圈里雀跃高呼:暑假终于要结束了!熊孩子终于要滚回学校了!如释重负的“喔耶”声还余音环绕,约美甲的、SPA的、下午茶的还没付诸行动,随着孩子们返校报到,几乎沉寂了一个暑假的孩子家长群就开始热闹起来:

  有忐忑询问老师孩子新入学几天是否在课堂精神不振的,有询问新学期课表的、课外书的,还有讨论每天接送需要如何面对拥堵不堪的交通而不迟到的……

  每当老师布置新学期要求和任务,群员们一个不落的纷纷回复:“收到!老师辛苦了!”如果不将家长群设置成信息免打扰模式,从早晨七点叮铃铃开始到晚上11点多还叮铃铃的不消停。 再浏朋友圈,一位孩子上小学二年级的妈开学第一个周末写的:今天周六,上午英语,下午棒球。明天周日,上午奥数,下午游泳。周一至周五公司早九晚五,周末我干专车司机。365天,钢筋混凝土浇筑,努力工作认真生活! 一位家里的宝贝刚读幼儿园中班的妈昨天下午发的:绵绵细雨,接宝贝放学后马不停蹄的带着宝贝又去上课。辛苦宝贝了。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生活就是要折腾。大家加油↖(^ω^)↗ ……

  国人对孩子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投入,自孩子呱呱落地甚至在娘胎就已经开始:举全家之力买学区房,三个月就报早教班,幼儿园阶段就已经会千位数的加减法,有些还会乘法除法;四、五岁的孩子国学、古诗倒背如流….. 除了学科知识,虽然知道自家孩子将来不会走专业道路,不会成为音乐家、艺术家,但孩子四五岁就开始报各种兴趣班。再大一点,带孩子参加各项竞赛,从奥数到英语、从钢琴到舞蹈、从唱歌到主持人、从游泳到网球……林林林总总,拿各种获奖证书。无他,为孩子将来升学提前做好准备。因为好多学校认这些。 正如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小别离》中,朵朵妈妈吼的 “ 我当然知道没用了,但是,对不起,它考这些,它就考这些没用的东西 ”。参加的竞赛,管他是国家级的还是培训机构搞的对今后升学没一毛钱帮助的,能捧回个证也是好的。 家长们很清楚违反孩子成长规律的拔苗助长是不对的,但为啥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小学一年级甚至二年级水平的语文数学的学习?为啥在幼儿园阶段就要习得“琴棋书画”十八班武艺?

  一位妈妈说:“我希望自己能像龙应台一样尊重孩子的磨蹭,我晓得要静待花开,但我没这个底气。

  读小学,孩子就要参加面试,汉字认读是要考的,计算是要考的,我不可能给老师说他们这种考法是反人类的吧?!家长调查表中 “孩子的特长和爱好” 一栏,六七岁的孩子,有啥明确的特长爱好呀?但即使我的娃特长为“无“爱好是“耍”,我能如实填写吗?” ……

  说起国内的教育,口诛笔伐的居多: “扼杀孩子天性”、 “剥夺孩子快乐童年”、“题海战术”、“死记硬背”、“追求唯一标准答案”……

  从对教育体系的抨击,到对教师队伍的素质的质疑:“学习中等水平靠死记硬背勉强考上大学的去师范了”……然后上升到“父辈的贫富差异导致下一代教育的不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稀缺造成国内教育的畸形”…… 许多家长对当下国内教育的怒,是因为“他们即使不认同,但也不得不从”。陷在国内应试制度里,孩子可能成为考试机器;想送孩子出国读书,但又不愿早早骨肉分离,或是家庭经济条件根本不允许…… 教育这个命题太大,因为每个家庭的不同、每个孩子的不同,甚至国情的不同、文化宗教的不同,何谓优质的教育何谓最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本身无解。国内教育即便沉珂已久,如果没有选择的自由,那么骂的再多也只是过过嘴瘾。

  如果你对孩子的未来设定的成长路径是:重点初中--重点高中--985重点大学---找个像样的工作,那么小升初--中考--高考是必须逾越的门槛,那么对不起,你家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必须按照应试的要求来。

  既然躲不脱逃不掉,就不要因别家能将学渣孩子送出国而扰了你家的平静,踏踏实实的实践“一万小时”理论好好准备向数年后那座“独木桥”冲锋。 一位朋友,自家的孩子早早收到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还是让儿子在赴美前参加了今年的高考。“高考确实比较残酷,但对儿子是一次永生难忘的经历。备战高考很辛苦,但未来的人生何尝不是。”你可以骂我这位朋友矫情,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国内的高考,是否减了些愤懑增了些理性。

文章来源: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4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