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博览

中国服饰研究:古人也挺会穿衣服的

发布日期:2017-01-26

  中国服饰研究,文字材料多,和具体问题差距大,纯粹由文字出发而作出的说明和图解,所得知识实难全面。如宋人作《三礼图》,就是一个好例。但由于官刻影响大,此后千年却容易讹谬相承。如和近年大量出土文物铜、玉、砖、石、木、漆、刻画一加比证,就可知这部门工作研究方法,或值得重新着手。汉代以来各史虽多附有舆服志、仪卫志、郊祀志、五行志,无不有涉及舆服的记载,内容重点多限于上层统治者朝会、郊祀、燕享和一个庞大官僚集团的朝服官服,记载虽若十分详尽,其实多辗转沿袭,未必见于实用。私人著述不下百十种,如《西京杂记》、《古今注》、《拾遗记》、《酉阳杂俎》、《炙毂子》、《事物纪原》、《清异录》、《云仙散录》等,又多近小说家言,或故神其说,或以意附会,即汉人叙汉事,唐人叙唐事,亦难于落实征信。墓葬中出土陶、土、木、石、铜诸人形俑,时代虽若十分明确,其实亦不尽然,真实性也只能相对而言。因社会习惯相承,经常有从政治角度出发,把前一王朝官吏作为新王朝仆从差役事。因此新的探讨,似乎还值得多方面去求理解,才可望得到应有的新认识。

  本人因在博物馆工作较久,有机会接触实物、图像、壁画、墓俑较多,杂文物经手过眼也较广泛,因此试从常识出发,排比排比材料,采用一个以图像为主结合文献进行比较探索、综合分析的方法,得到些新的认识理解,根据它提出些新的问题。但出土文物以千百万计,即和服饰有关部分,也宜以百十万计。遗物既分散国内外各地,个人见闻接触究竟有限,试探性工作中,自难免顾此失彼,得失互见,十分显明。只是应用方法较实际,由此出发,日积月累,或许还是一条比较唯物实事求是的新路。因此在本书付印之前,对于书中重点作些简要介绍,求教于海内外学者专家。

商代妇女(人形玉佩饰) 

  商代妇女(人形玉佩饰)

戴帽的商代男子(石人) 

  戴帽的商代男子(石人)

  本书中商代部分,辑录了较多用不同材料反映不同衣着体型的商代人形,文字说明却较少。私意这些人形,不仅反映商王朝不同阶层,可能还包括有甲骨文中常提到的征伐所及,当时与商王朝对立各部族,如在西北的人方、鬼方,在东南的徐、淮夷,在西南的荆、楚及巴、濮各族人民形象。在铜、玉、陶、石人形中必兼而有之。特别是青铜兵器和其他器物上所反映形象,多来自异族劲敌,可能性更大。

  西周和东周,材料比较贫乏,似可作两种解释。一、为立国重农而比较节俭,前期大型墓葬即较少。而铜玉器物制度,且多沿袭商代式样。礼制用玉占主要地位,赏玩玉物却不多(近年在湖南、云南和其他地区出土大量商代玉器,和史称分纣之宝玉重器于诸有功国事之大臣情形或相关。说是商代逃亡奴隶主遗物,似值得商讨)。二、用土木俑殉葬制犹未形成。车乘重实用而少华靡,有一定制度。车上装饰物作铜人形象亦仅见。衣作矩式曲折而下、上承商代而下及战国,十分重要。另一铜簋下座两扇门间露出一个人像,虽具体而微仍极重要。据近年江南出土东周残匜细刻纹饰反映生活情形看来,制作也还简质。在同时青铜器物纹饰中为仅见。直到春秋战国,才成为一种常用主题装饰图案。

战国 玉龙纹冲牙 高12.1cm,宽2.2cm,厚0.5cm 故宫博物院藏 

  战国 玉龙纹冲牙 高12.1cm,宽2.2cm,厚0.5cm 故宫博物院藏

战国 玉镂雕双龙首佩 长17cm,宽7.3cm,厚0.5cm 故宫博物院藏 

  战国 玉镂雕双龙首佩 长17cm,宽7.3cm,厚0.5cm 故宫博物院藏

信阳楚墓彩绘木俑 

  信阳楚墓彩绘木俑

  春秋战国由于诸侯兼并,技术交流,周代往日“珠玉锦绣不鬻于市”的法规制度已被突破,珠玉锦绣已成为商品市场特别商品一部门,因之陈留襄邑彩锦,齐鲁细薄丝织品和彩绣,及金银镶嵌工艺,价值连城之珠玉,制作精美使用轻便之彩绘漆器,均逐一出现于诸侯聘问礼物中,或成为新兴市场特种商品。衣着服饰之文彩缤纷,光辉灿烂,车乘装饰之华美,经常反映于诗歌文传记载中。又由于厚葬风气盛行,保存技术也得到高度进展。因之近年大量出土文物中,一一得到证实。三门峡虢墓出土物,和新郑出土物,河南信阳楚墓出土物,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物,辉县琉璃阁出土物,金村韩墓出土物……及近年湖北隋县曾侯墓出土物,河北中山王墓出土物,文物数量之多,制作之精美,无一不令人眼目一新,为前所未闻。特别是在这一历史阶段中,运用各种不同器材,反映出人物生活形象之具体逼真,衣着服饰之多样化,更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不少。前人千言万语形容难以明确处,从新出土文物中,均可初步得到较正确理解。有的形象和史传诗文可以互证,居多且可充实文献所不足处。不过,图像反映虽多,材料既分散全国,有的又流传国外,这方面知识因之依然有一定局限性。丝绸锦绣,且因时间经过二十四五个世纪,残余物难于保存本来面目。但由于出土数量多,分布面积广,依旧可以证明一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还保存得上好于地下。今后随同生产建设,更新更多方面的发现,是完全可以肯定的。综合各部门的发现加以分别研究,所得的知识,也必然将比过去以文献为主的史部学研究方法,开拓了无限广阔的天地。“文物学”必将成为一种崭新独立科学,得到应有重视,值得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进行分门别类研究,为技术发展史、美术史、美学史、文化史提供丰富无可比拟的新原料。如善于应用,得到的新成就,是可以预料得到的。因为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条件保存得那么丰富完整物质文化遗产于地下!

战国 钟虡铜人 

  战国 钟虡铜人

  近人喜说春秋战国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严格一点说来,目下治文史的,居多注重前面四个字,指的只是诸子百家各自著书立说而言。而对后面四个字,还缺少应有的关心,认识也就比较模糊。因为照习惯,对于百工艺业的成就,就兴趣不多。其实若不把这个时期物质文化成就各部门成就加以深入研究,并能会通运用,是不可能对于“百花齐放”真正有深刻体会的。因为就这个时代的应用工艺的任何一部门成就而言,就令人有目迷五色叹观止感!以衣着材料言,从图像方面还难得明确完整印象。但仅就近年河北出土中山王墓内青铜文物,和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棺椁器物彩漆文饰,和当时诗文辞赋形容衣饰之华美,与事实必相差不多。由春秋战国到秦统一,先后近三个世纪。由于时间、空间、族别、习惯不同,文献材料不足征。目下实物图像材料反映虽较具体,仍只能说是点点滴滴。但基本式样,也可说已能把握得住。如衣袍宽博属于社会上层;奴隶仆从,则短衣紧袖口具一般性,又或与历来说的胡服有些联系。比较可以肯定的,则花样百出不拘一格、式样突破礼制是特征。至于在采用同一形式加工于不同器物上,如金银错器反映生活文武男女有相近处。就我们目下知识,只能作如下推测:即这类器物同出于一个地区,当时系作为特种礼品或商品而分布各地,衣着反映因之近于一律,和真实情形必有一定差距。我们用它来说明,这是春秋战国时工艺品反映当时人事生活作为主题的新产品。同时也反映部分社会现实,似不会错误。若一律肯定为出土地社会生活,衣着亦即反映某地区人民衣着特征,证据还不够充分。

文章来源: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09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