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博览

古人出游那些事:护照、旅游手册一样不能少

发布日期:2017-04-01

  “让我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旅游,“环游世界”几乎成了很多人的梦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选择用“旅行”来放松身心已成了大家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而在古代,尽管车马很慢路途遥远,也阻挡不了古人们那一颗颗渴望旅行的心。

  出国“护照”——通关文牒

  在《西游记》中总是会有这样的一幕,唐僧师徒一路行经西域各国,请官家在唐王签发的通关文牒上盖印押花。其实这通关牒文在历史上就真实存在,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护照”。

   

  “护照”在中国有近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从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从夏、商、西周时期的护照雏形“牙璋”和“圭璋”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封传”和“符节”,再到明代出现的“文牒”、“关照”、“符牌”和“堪合”等形式。唐代继承汉晋以来的传统,规定凡外出旅行经过关隘、渡口等必须出示官府颁发的通行证,称为“过所”,即“允许通过本所”的意思。在申请“过所”前,还须由申请人备具牒文,一般需说明申请人姓名、年龄、携带物品名称及数量,同时说明活动区域等。

  最古老的客栈——驿站

  因为户籍和税收的原因,古代的中国人不能随便出门旅游。最常见的就是商务旅行,也就是中国最早的“快递小哥”——信使奉使命在各地、各国间传达消息、递送书信。这也就有了中国最古老的客栈——驿站,专为执行公务的信使官吏所设置。

   

  商代已有驿站,周代更有了专用公路:驿道。据说,西周时在国郊及田野的道路两旁通常栽种树木以指示道路的所在,沿路十里有庐,备有饮食;三十里有宿,筑有路室;五十里有市,设有候馆。从商代中期到清光绪二十二年止,驿站长存三千余年。

  唐宋以后,旅馆的分工和接待对象的划分更明确,有专门接待学子的“状元店”、“高升店”,有专门接待商人老板的“广源店”、“万隆店”,也有面向杜甫这样一直很忙且四处游山玩水的驴友和一般游客的“悦来店”、“吉顺店”等。

  旅行攻略——配图版游记作品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古代,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不仅喜欢旅游,还喜欢将所见所闻编写在册,就比如这明朝的徐霞客,在三十多年里游历了十六个省,并就其观察所得,按日记载。

   

  这类“描摹各地名胜风景”的游记类作品兴起于魏晋南北朝。而自唐代起,记录“旅游路线”的作品也开始兴起,为了介绍得更详尽,旅行书还出现了配图版。除了介绍行路路线,还搜罗了一路途经的名胜古迹,并细心地给出投宿建议、食宿交通的收费标准,以及注意的事项。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本链接按此要求转载。  

文章来源: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0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