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博览

马皇后为什么要拼死相救宋濂还为他吃斋饭

发布日期:2018-05-22

  1380年,“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爆发,开国功臣、丞相胡惟庸被朱元璋以“谋不轨”罪名诛杀九族。不仅如此,此案还株连处死了一大批官员。可以说,只要与胡惟庸拉扯上关系的人,绝大多数脑袋不保。

  只有一个人,虽然被牵连进“胡惟庸案”,但却奇迹般地躲过了朱元璋的杀戮,逃脱一命。此人叫宋濂。

  宋濂,字景濂,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人。宋濂出身贫寒之家,幼年体弱多病。不过,他聪明好学,拥有惊人的记忆力,被称为“神通”。难能可贵的是,宋濂年纪轻轻就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1349年,元顺帝在别人的推荐下,召宋濂进京为翰林编修。其时已到元朝末期,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元朝统治即将土崩瓦解。宋濂见此,以要奉养父母为由拒绝了元顺帝的召唤。

  宋濂可不想把自己绑在元朝这架马车上走向穷途末路。

  1360年,朱元璋听说宋濂的名声后,在李善长的推荐下,将他与刘基等人一同召到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宋濂欣然从命,当年10月,担任朱元璋长子朱标的老师。就从那一刻开始,宋濂与朱标结下了深厚的师生之谊。

 

  当然,宋濂在朱元璋军中,绝不是教书育人这么简单。宋濂为朱元璋起草了几乎所有的重要檄文诏书礼仪典章。1367年,宋濂在朱元璋发动北伐之际,起草了《天讨元北伐檄文》,理直事明,气势磅礴,其中“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八个字,更是被孙中山演化成“驱除鞑掳,恢复中华”的革命宣言。

  明朝建立后,宋濂历任翰林院学士、太子赞善大夫等职,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这可是与司马迁享受一样的待遇!当时,宋濂的次子宋璲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孙子宋慎则担任殿廷仪礼序班。祖孙三人都在朝廷为官,被传为一时之佳话,“祖孙父子,共官内庭,众以为荣。”

  1377年,已经67岁高龄的宋濂告老还乡。朱元璋念其有功于朝廷,亲自践行,并令宋慎护送回到金华老家。宋濂大为感动,对朱元璋承诺,“臣性命未毕蓬土,请岁觐陛阶。”意思是,每年都会进京觐见朱元璋。

  果然,其后每年万寿节(朱元璋生日),宋濂都会如约进京拜见朱元璋,“帝念旧,恋恋多深情。”

 

  宋濂在家乡养老,谨小慎微,很是低调。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谁能想到祸从天降呢?1380年,“胡惟庸案”发作,早已告老还乡的宋濂本来与胡惟庸八竿子都打不到,可偏偏宋濂孙子宋慎与胡惟庸关系密切,宋璲也受到株连,双双脑袋不保。

  朱元璋一怒之下,意欲诛杀宋濂,将他逮捕至京城。

  这时候,马皇后和皇太子朱标闻讯,极力劝说朱元璋,为宋濂求情。当时,朝中一片肃杀之气,谁也不敢轻易劝谏朱元璋。马皇后顾不上那么多了,她对朱元璋说:“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

  在马皇后看来,就算平常百姓家聘请老师,也应该始终保全礼数,何况天子之家?而且宋濂住在千里之外的家乡,肯定对胡惟庸“谋不轨”一事毫不知情。

 

  马皇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但依然打动不了朱元璋。

  稍后,到了就餐时间,朱元璋见桌子上只有一些蔬菜,没有酒肉,觉得很奇怪,就询问原因。马皇后回答说:“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她要为宋濂吃斋饭。

  朱元璋闻言,沉默良久。

  第二天,朱元璋赦免了宋濂的死罪,将他安置到茂州(今四川北川、汶川一带)。第二年,宋濂病逝于夔州(今重庆奉节),享年72岁。

文章来源:勇哥读史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1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