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博览

施琅的儿子:自己不拼爹也不允许儿子拼爹

发布日期:2018-07-10

  公元1683年,清朝水师提督施琅收复台湾。此后朝廷论功行赏,施琅的次子施世纶荫补监生,两年后即实授知泰知州。而那些进士出身的人,从九品见习期满后,才能得到一官半职,要想爬到六品,还得再混上个若干年。真的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其实古代的这种恩荫和任子制度,虽有弊端,但同时也有它的合理性。

 

  前者相当于“血酬”,打江山、坐江山,老爷子为国家流血流汗,儿孙乘个凉,拼个爹,也说得过去;后者则相当于“站队”,苏洵曾说过“信其父兄而用其子弟”,这个“信”就说明了一切,统治者怎可能重用自己不信任或是反对自己的人,以及他们的子孙呢?

  可施世纶就是与众不同。出生在功臣之家,他没得选;皇帝下诏推恩,他又不能拒绝。他唯一能选择的是,入仕之后好好干,一心为民办事,做个好官。可喜的是,他做到了。

  他一生为官清正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贵,勤于民事,在民间素有“施青天”之誉,被康熙帝称为“江南第一清官”。我们来看他在泰州任内的几件事情事情就知道了。

 

  公元1688年,淮河闹水灾,朝廷派大臣监督河堤的修缮,跟从钦差大臣的人非常多,沿途居住驿站扰民非常严重,违法乱纪的事情没少干。如果说地方官是个拼爹的,肯定要掂量掂量,因为他要考虑这些人的主子是不是老爷子的门生故吏,跟老爷子的私交怎样等等,这便是所谓的重人脉、讲关系,打狗还需看主人的潜规则。

  但施世纶想都没想,带着一帮衙役到处巡视,发现一个就抓捕一个,先把屁股打开花再说退赃款的事儿,搞得那几位朝廷高官个个灰头土脸的。

  此为其一,其二更牛气。

 

  当时湘鄂西少数民族搞暴动,当地驻军镇压不了,于是朝廷就派江淮的绿营兵火速前去支援,泰州是他们的必经之路。这些绿营兵可不像我们的子弟兵那样,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对此,施世纶心中门儿清,随后他想了个招,将需要为他们补给的粮草放在路边,然后发动衙役和无数的壮丁,手持棍棒沿途而立,同时发布命令:但凡发现有扰民的官兵,只管用棍棒招呼就是。

  一路上趾高气昂惯了的绿营兵到了泰州后,见到这阵势瞬间就傻眼了,哪还敢再去抢劫啊,纷纷乖乖地、小心翼翼地离开了。

  拼爹的一个最大隐性特征就是权大于法,希望同僚之间能给个面子,彼此徇私,皆大欢喜。按理说,施世纶的老爹施琅也是朝廷大员,更是军队里的高级干部,爵位就更不用提了,行政职务是台湾总督,正一品。而绿营军一位普通的总兵官,都还是正二品,如此让人家牛气哄哄地来,却灰溜溜地走,将来他爹怎么见人?

  施世纶的不拼爹,由此可见一斑。

 

  他不仅自己不拼爹,而且也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拼爹。

  《清史稿》就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说施世纶在任职漕运总督时,去陕西赈灾,结果发现陕西的仓储账目不对,亏空严重,于是便准备上疏弹劾。当时的川陕总督是一位名叫鄂海的满清贵族,听闻此事后赶忙深夜前来造访,在闲聊中有意提到了施世纶的儿子施廷祥,说:“廷祥这孩子在会宁(甘肃)做知县,事儿可不少啊。”

  施世纶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想交换啊,要我不弹劾你,你就不找我儿子的麻烦。不好意思,打错算盘了,随后他用不屑的口吻说:“吾自入官身且不顾,何有于子。”言下之意就是说,我不拼爹,我儿子也休想拼爹。

 

  施世纶的奏疏一上去,康熙那叫一个气啊,直接就将鄂海罢了官,让他回家养老去了。

  拼爹不如拼自己,这就是施世纶敢于不拼爹的答案。

文章来源:古云覆史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2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