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

不同年代里火炕那些事儿

发布日期:2019-07-29

 

老哈尔滨人对火炕都很有感情,记者去道外区采访时,曾经住过平房的高大爷说,他和老伴一点儿也不想住进楼房,因为留恋老房子里的火炕,他经常腰疼,睡火炕能缓解疼痛,而且特别舒服。在走访中,记者听不同年代出生的人,说了不少关于火炕的那些事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南北炕非常普遍北炕闲着就借或租出去

闫建军告诉记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北农村,南北炕现象非常普遍。那时住房特困难,一家七八口人挤住在一铺炕上、合盖两条被很正常,实在住不开了,就在一个屋子里搭南北两个炕,大人和孩子分开住,稍大一点儿的孩子住北炕,小一点儿的跟父母住南炕。到孩子结婚了,一般都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屋里的北炕上,自己过自己的,在外屋有南北两个锅台,自己做好饭了,就端到自己炕上的饭桌上。偶尔吃好吃的了,就互相送。

有的家北炕闲着了,就把北炕借或租出去,借的一般都是自己的直系亲属,不要钱。租出去的,费用也不多,一个月就几块钱。一家住南炕,一家住北炕,南炕一般住的是长辈或房东,北炕一般住着晚辈或房客。两家也是各自做饭吃,大家都能和睦相处,从不吵架。

住南北炕很不方便,晚上要在北炕上挂个幔帐遮挡一下。一般南炕是不挂幔帐的,可是两炕间只有两米多远,连喘气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等北炕那边的小两口有了孩子就更闹了,孩子一哭,南炕就睡不着了,如果南炕是父母还好点,母亲就会下炕,到北炕帮着哄孩子。如果南炕是房东,就会嫌孩子太闹腾了,这时北炕的妈妈就赶紧给孩子喂奶。 南北炕也有一点好处,不管谁家有点啥事,都会马上帮忙,互相有个照应。特别是男人不在家时,像拉煤、买粮、扒炕这些个大事小情的,对方都会伸手帮忙。

上世纪八十年代——

灶坑里烤的土豆特诱人睡火炕成了有趣体验

家住哈市道外区的咸女士,今年30多岁,她小时候在宾县生活过,那时候家里是有火炕的。睡觉时,一般家中最年长的人睡在炕头,因为那个位置最热乎,接下来就按辈分长幼依序排至炕梢。据她介绍,她六七岁以前都是睡火炕的,只不过家里的火炕已经是用砖砌的了,而且烧的东西也不再是秸秆、豆皮之类的,而是改烧柈子,记得妈妈那时候觉得劈柈子是件特别困难的事。

咸女士告诉记者,那时候她妈妈经常在烧炕的柈子燃烧后,火苗熄灭时把土豆埋进去烤,第二天早上取出来,土豆表面已被烤出了一层厚厚的皮,剥开这层被烤焦的皮,里面就会飘出一股诱人的香气,让你忍不住要咬上一口。除了土豆,有时还在灶坑里有火苗的时候烤粉条吃,也别有一番风味。因为灶坑里暖和,家中的小猫小狗有时会在火苗熄灭还有火星的当口钻进去取暖,结果被烤得有皮没毛地跑出来,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它们下次还没记性,为此,家人经常用挡板把灶坑口挡上。“可有时也会忘,一次妈妈忘挡挡板了,我家三个月大的小狗崽儿又想往灶坑里钻,这时有趣的一幕发生了,狗妈妈快速奔过去,把它叼了回来。” 她再大点儿,家里就开始睡床了,从那以后,睡火炕就变成一种有趣的体验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

婆婆帮着烧火炕让我至今感激

家住哈市服装城附近的刘女士提起火炕的记忆,至今仍对婆婆感激不尽。“我是1990年结婚的,那时能住上楼房的人还不多,尤其是哈西,那时很少有楼房。我刚结婚时,住的是平房,房子是婆婆家院里后盖的。冬天里回家烧火炕成了最重要的事。我和爱人在一个单位,有一次,单位元旦发了电影票,我和爱人去看电影,那时娱乐内容少,能看场电影俩人都特高兴。可电影晚上6点半才开演,看完了都快晚上9点了。回家路上,我们两口子一直商量谁烧炕的事,大冷天,那么晚,谁愿意又弄煤又弄木条点火呀,可是不烧炕,大冷天咋睡呀,结果一路上,你推给我,我推给你,谁都不愿干。回到家里,发现婆婆早就把炕烧好了,摸着暖暖的炕,心里别提多感激了,有个成语叫‘雪中送炭’,那回真就体验到了。”

刘女士说,因为和婆婆住得近,婆婆有空就帮他们烧炕,这让她特别感激,“我们院里人都说我们婆媳关系处得好,其实哪有无缘无故的好呀,大冬天婆婆把我们家的炕烧好,一进屋就让你热乎乎的,咱哪能不对人家好呢?”

新世纪——

都市人难舍火炕情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供暖的暖气取代了平房中的火炕。可近日,记者在中央大街附近的一家理疗中心门口看到了“养生火炕免费体验”的宣传语,记者走进去一看,几名老人正躺在床上体验。

服务人员热情地接待了记者,她介绍,他们将无电磁辐射的碳化纤维加热线内置中草药、黄土、玉石等物质加热,以产生北方火炕特有的温热效应,达到增加人体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记者躺在这样的床垫上,只觉得后背暖暖的。不过,这种能达到火炕功效的床垫价格不菲,要一万多元一个。而和老人们聊天,他们也是刚来体验,一时还说不好有多大效果,但觉得身体热乎乎的比较舒服。采访中,一位姓高的大爷告诉记者,搬进楼房后,他最舍不得的就是老房子里的火炕,“上了岁数总犯腰腿痛、关节炎,躺在火炕上暖暖和和的,一点都不痛,可睡在床上,一觉醒来,浑身哪儿都不舒服。”他叹息着说道。其实难舍火炕的不止这些老人,一些条件允许的“老哈”甚至将“东北火炕”永久保留。

“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哈尔滨的一些本土习俗和老物件的记忆越来越少了。虽然哈尔滨是一个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并存的城市,但它仍有许多值得珍藏和回味的本土特色,火炕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太阳岛都市雪乡乡长甲继海对于哈埠传统文化可能出现的“断片儿”不无担忧。为此,他在太阳岛上建了两个公益性的民俗小屋——“乡村人家”和“猎户人家”,供市民和游客参观。很多来哈尔滨参观访问的中外名人都去这两间小屋里体验过,他们对火炕、锅台、笸箩、烟袋锅等具有中国北方特色的物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虽然千方百计淘来的物件都令自己爱不释手,但其中最令甲继海自豪的陈设,要数在两间小屋中分别盘的两个火炕了,尤其是完全还原古老方法盘的土坯炕,他亲自和泥,并找来有经验的手艺人帮忙,“整个过程中乐趣无穷”。

当记者问为何想到要下这么大力气盘火炕、搞展出时,甲继海表示,作为在老道外长大的哈尔滨人,加上搞了三十多年的收藏,藏品多涉及北方人家居、渔猎、农耕等,他希望能尽可能地还原建埠以来冰城人的生活场景、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继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另外,他对火炕情有独钟,还缘于对知青生活的怀念,那时候,他们十几个人睡在一个大火炕上,炕头一般让有点儿官职的人睡,然后依次向下一直排到炕梢,大家闲暇时就会将各自卷好的褥子拉出来一多半,然后躺靠在被垛上侃大山,有说自己童年时干的一些小坏事的,有讲自己家乡发生的趣事的,也有讲自己在哪些方面多出色的……内容五花八门,经常是一阵笑声刚过,下一波又来了,气氛热闹得不得了。当时有人说了个笑话,据说当年知青刚下乡的时候,一个上海的女知青来到北大荒,在给父母写信时因字迹潦草,将“我和房东大娘睡一个火炕”写成“我和房东大狼睡一个火坑”。她爸妈接到信一看就哭了,这北大荒也太荒凉了,没有床你搭个铺也行啊,干嘛要睡坑里啊,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地窨子?睡坑里也就罢了,还是火坑。更可怕的是还和房东养的大狼睡在一起!这还了得。于是,赶紧来探望姑娘。结果,伸手往炕头上一摸,烫得手都红了,就问姑娘:“这不是火炕吗?也不是火坑啊!”“现在想起来那段火炕上的时光,仍觉得非常有意思,所以我喜欢还原一些场景,让那酣畅淋漓的场景再现。”甲继海由衷地说。

文章来源: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2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