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博览

横行欧洲的匈人是被霍去病打败的匈奴人吗

发布日期:2018-09-17

 

  公元四世纪后半叶,一股强大的游牧势力突然在黑海沿岸出现。他们身材矮胖,面目狰狞,头颅发尖,脸上密布着刀刻的痕迹。没人知道他们的来历,仿佛是从地狱中凭空冒出的魔鬼。他们个个是马术高手,如同黏在马上一样,就像是希腊传说中的半人马。他们射箭百发百中,每一轮进攻,都如同一阵死亡浪潮。他们强盛的武力,给罗马世界造成了巨大的震撼,甚至引发了民族大迁徙的浪潮。而强盛一时的西罗马帝国,就是因此而灭亡。

  不知从何时起,横行欧洲的匈人开始与中国的匈奴人划上等号。有学者认为,匈人其实是汉朝打败的北匈奴人的后裔。这一发现,让许多中国人欢欣鼓舞。既然汉朝打败了匈奴,而匈奴人又击败了罗马,那么就意味着汉朝一定胜过罗马。从民国开始,这种逻辑一直大行其道。在那个被列强所欺侮的年代,这种逻辑成为部分中国人民族自豪感的源泉,是黄种人胜过白种人的例证。然而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逻辑真的成立吗?汉朝一定就胜过罗马吗?

 

  匈人真的是匈奴人?

  要解开这个逻辑,我们必须首先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匈人到底是不是匈奴。

  在很多人眼里,匈奴之所以西迁,是西汉时期卫青和霍去病打击的结果,然而史实并非如此。匈奴的西迁,其实是从东汉汉和帝年间开始的。公元91年,东汉国舅、大将军窦宪率领汉军出塞数千里,将已经衰弱不堪的北匈奴势力彻底击溃。北匈奴单于带领着残余部众狼狈逃走,他们一路向西,从此不知所踪。虽然,东汉又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彻底清除了北匈奴在西域的残余势力。至此,北匈奴作为一个漠北政权,终于完全地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中。

  匈奴人到底逃到了哪里?这是近两千年来,一直困扰中国学人的问题。直到19世纪,中国学者才无意间寻找到了答案。清朝内阁学士洪钧通过翻译西亚历史,编纂成《元史译文证补》,其中详细介绍了阿提拉带领匈人入侵欧洲的始末。并且,洪钧将匈人(huns)视为匈奴的变音。

  在洪钧生活的年代,中国已经沦为西方的列强的半殖民地,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不断受到打击。当中国的学人获知,自己的手下败将--匈奴,曾将西方世界搅得天翻地覆,不禁民族自豪感爆棚,几乎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这一观点。此后的学者,如章太炎、梁启超等人,不断地为此说法背书。至少在中国,“匈人即为匈奴人”的说法已经成为铁案。1906年,《东方杂志》刊登了一篇名为《历史上黄白二种之竞争》的杂文,介绍了匈人击溃哥特人、罗马人的历史,并宣称这是黄人在武力上胜过白人的例证。

  事实上,“匈人即为匈奴”的说法,是18世纪的法国学者德·奎尼最先提出的,他在《匈奴通史》中,通过比较中西方史料,提出了匈人与匈奴同源的假说。其后,德国汉学家夏特补充、完善了德·奎尼的观点,并初步推测出匈奴人西迁的路线。

  然而从20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学者逐渐开始质疑这一说法。例如英国的汤普森、德国的阿尔泰姆等等,他们认为匈人和匈奴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并缺乏有力的论据。在他们的影响下,“匈人即是匈奴人”的观点逐渐式微。然而,我国大多数学者仍然赞同老观点,并与西方学者唇枪舌剑。中国学者认为西方学者过于倨傲,他们否认“匈奴起源说”,是出于种族主义偏见。

  结合史料来看,对于匈人的起源,学者们有多种说法,如阿兰起源说、粟特起源说、嚈哒起源说等。然而,这几种说法都有相当明显的漏洞。

  例如从阿兰起源说来看。古罗马史学家马塞里努斯记载中的阿兰人,皆是身材高大,相貌漂亮,这就与匈人丑陋矮小的面貌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嚈哒起源说来看,嚈哒人一直有白匈奴之称。中国史籍将嚈哒人的国度称为悦般国,这个国家位于中亚,中国史学家认为他们是北单于部众的后裔。然而,这种说法不过是中国人的误解。嚈哒人其实是大月氏和塞种人的后裔,他们曾经是匈奴帝国治下的异族,并非匈奴本部。德国汉学家夏德认为,中国史料所提到的嚈哒王忽倪,其实就是匈人国王阿提拉的幼子尔内克。然而,在阿提拉时期,匈人的势力并没有到达嚈哒地区,忽倪也绝不可能是尔内克。

  由于史料不详,为了解开匈人族源的问题,学者只能把希望寄托于现考古。20世纪40年代,苏联考古学家曾对一处匈人墓葬进行发掘,发现墓主具有明显的高加索人特征。然而从中国的史料来看,匈奴人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特征,这点和后来的鲜卑族大不一样。而且从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的雕塑来看,匈奴人也的确是黄种人。从这里看,匈人和匈奴人在人种上,已经有些对不上。然而也有学者说,匈奴是个多民族、多人种混杂的部落联合体,有高加索种的人其实并不奇怪。况且匈奴西迁,难免与当地人民混血,有高加索种人的特征,也是说得过去的。由于匈奴多人种的特性,所以很难用检测DNA的手段判断匈人的族源。

  所以,无论从史料还是考古,都无法断定匈人和匈奴人的联系,无法形成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的二重证据链。然而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政权组织,还是社会风俗,亦或是文化艺术,匈人和匈奴人都有极大的差异。虽然不能完全排除匈奴和匈人的联系,但是无论在国际海事国内,“匈奴和匈人同源说”越来越站不住脚,匈人起源于匈奴人的可能性非常小

 

  罗马人真的被匈人所击败?

  从上文我们可以得知,匈人与匈奴人很可能不是一回事。但是有人又要问了,汉朝和罗马同时遭遇游牧民族的入侵。汉朝顶住了野蛮人的进攻,并将之逐向远方;而罗马却被匈人打败,并亡于野蛮民族之手。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首先,我们从罗马来看。所谓亡于蛮族的罗马,主要指的是西罗马帝国。而灭亡他们的,主要是以哥特人为首的日耳曼人,而非匈人。哥特人本生活于黑海沿岸,从事农耕活动。匈人自东方出现后,首先征服了临近哥特人的阿兰人。随后,他们又和阿兰人一起,赶走了哥特人。

  哥特人在匈人的压迫下,被迫西迁。西哥特人进入西、东两个罗马帝国的领地,请求罗马人的收留。当时的罗马正好缺兵少将,于是将哥特人作为炮灰留在国境内。然而,罗马人肆意地虐待西哥特人,终于引发了他们的反抗。在决定性的阿德里安堡会战中,西哥特的骑兵击溃了罗马军团,从此罗马帝国走向了衰亡之路,日耳曼人像潮水一样涌入罗马的国土。

  对于罗马帝国来说,远在东方的匈人并非心腹大患。因为,他们社会结构松散,处于分裂状态。虽然他们会掠夺边境,但是对坚固的城市并不能构成威胁。然而,当成长于罗马的匈人国王阿提拉一统匈人各部后,匈人才真正成为罗马的大敌。

  阿提拉的匈人帝国首先进攻东罗马帝国,并且一路推进到君士坦丁堡城下。由于匈人缺乏攻城武器,无法攻破城墙坚固的君士坦丁堡。于是两者便签订了“和平条约“,东罗马用巨额黄金向匈人购买和平。此后,阿提拉又降服了日耳曼诸族,形成了横跨欧亚的巨大帝国。

  公元450年,阿提拉将注意力转向西方,他纠集阿兰、勃艮第、萨克森等属国的士兵,开始对西罗马帝国发动猛攻。阿提拉纠集五十万士兵(显然有水分),一路打到比利时。为了对抗匈人,西罗马帝国也组织了一支将近六十万人的部队。两军在高卢的沙隆展开决战,阿提拉大败亏输,几乎要自杀。在这次进攻后,匈人帝国似乎没有陷入颓势。公元452年,阿提拉率军攻入意大利,兵锋直指罗马。然而匈人军队在波河北岸停了下来,不久便撤回了自己领土。至于阿提拉为何会撤军?这仍是个千古之谜。公元453年,阿提拉在婚礼上暴毙。这位帝王一死,匈人帝国立即分崩离析,恢复到以前分裂的状态。从此以后,匈人就不再是罗马以及日耳曼诸族的威胁,其属下民族也纷纷独立。

  所以说,无论是东罗马帝国还是西罗马帝国,都没有被匈人所灭亡。匈人曾给罗马造成很大麻烦,但持续时间不过五年,和阿提拉统一匈人国度的时间相吻合。况且,罗马人在沙隆这场决定性的会战中,最终击败了阿提拉。而阿提拉的继承者,也在东罗马帝国的外交军事政策下俯首称臣。阿提拉的一个儿子还被东罗马人斩去头颅,被挂在君士坦丁堡竞技场上示众。可以说,罗马与匈人的战争,罗马并没有输,匈人所造成的破坏也十分有限。真正对罗马有威胁的,其实是从事农耕的哥特等日耳曼蛮族,而绝不是匈人。

  罗马人没有败给游牧民族,而中原政权倒是先败了。北匈奴虽然西逃,但是他们的同族南匈奴却留在了中原。东汉大乱后,中原人口空虚,鲜卑、羌、氐、羯等胡人纷纷迁入。关中之地,戎狄人口甚至占了一半。西晋末年,中原发生了八王之乱,南匈奴贵族刘渊趁势而起,并于308年称帝。公元313年,南匈奴军队攻破晋朝首都洛阳,并俘虏了晋怀帝。西罗马帝国还在苟延残喘,中原王朝倒是先亡于游牧民族之手,被迫“衣冠南渡”,偏安于淮河以南。

 

  中国对于匈人的想象源于民族自卑感

  中国之所以对匈人和匈奴人的关系念念不忘,完全在于近代以来,中国对于列强的屈辱史。在西方白种人强势的武力之下,中国人节节败退,产生了一种“白人不可战胜”的挫败感。当中国发现匈人横行欧洲,并把西方人的祖先打得落花流水之后,就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民族自豪感。所以在潜意识里,一些中国人往往会扭曲历史事实。不假思索地断定匈人即是匈奴人;同时又不问史料,认为罗马是被匈人所消灭。这种种怪像,都是民族自卑感在作祟,是对现实没有信心的表现,所以他们将情感寄托于古代祖先,从而获得这种虚妄的慰藉。

  在民族自卑感的作祟下,被北魏击败的柔然人,被唐朝击败突厥人,以及横扫欧亚的蒙古人,都成了部分中国人缓解自己民族自卑感的对象。前者可能与阿瓦尔人有联系,给欧洲人造成很大破坏;而后者曾横行于中东和东南欧,灭亡了曾经强大的东罗马帝国。而蒙古人的成吉思汗,更是成为许多中国人心中“痛打白种人”的黄种英雄。现在我们的国家,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就国力而言,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国。然而许多中国人的自信心,并没有随着国力的提升而提升,相反仍抱有旧日的弱国心态,对于富裕、强大的西方仍有自卑感。而这就是“匈人即是匈奴人”这种缺乏历史依据的说法,仍能在中国大行其道的原因。

文章来源:史文精品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0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