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

老道外的前世今生

发布日期:2017-10-17

  老道外,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具有西洋的外表,却又内藏中式的庭院。从景阳街与靖宇街交口,一直向东延伸至道外十道街,北到升平街,南至南勋街,这里曾吸引了《萧红》、《黄金年代》、《哈尔滨往事》等剧组拍戏取景。

  联合国人居范例奖评选专家和国际建筑艺术专家来哈尔滨考察后,对这片建筑群评价:无论是从巴洛克建筑的数量、还是它的历史厚重感来说,价值都超过了中央大街,哈市申报联合国人居奖,唯一够条件的就是老道外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区。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哈尔滨人,至少从我懂事开始,我就知道,道外是我的“地盘儿”。还记得小时候外婆时常拉着我的手说:“我一辈子都生活在这里,你们以后可别走远了,你们走了,我就没意思了……”年少无知,只觉十分有趣,哈哈一笑便了。直到多年后我才明白,那是一位老人对故土深深的留恋,是一份对于哈尔滨老道外无法磨灭的情怀。这份记忆融进我的血液,流淌着,生生不息。

 

  一百余年前,中东铁路的修建将哈尔滨分为了洋人与国人、道里与道外。铁轨不易跨越,似墙般阻碍着区域之间的交流,然而也正是这种阻隔,成就了独一无二的老道外。

  老道外——味蕾上的情感回忆

  道外,屋老情深之地。人因情而怀念而怀恋。中年人、老年人在这儿,吃的是情感回忆,而年轻人在此,吃的则是穿越与新奇。

  这里流传着许许多多的百年老店,流传着各式各样的美味,店内的口味经过百年沉淀,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味蕾体验。无论是哈尔滨人,还是来去匆匆的外地人,老道外就在那里,等着你去细细品尝。

 

 

  传统美食的魅力不是一般小吃可以相提并论的。再回老道外,当年那位龙须糖技艺传承人依旧展示着自己的拿手绝活。龙须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糅、抻、沾、团,一会儿功夫,一盒龙须糖便做好了。尝上一块,入口即化,丝丝香甜,10块钱,吃的是一份回忆、一份情怀。

 

  说起张包铺,只怕哈尔滨人没有不知道的。这是哈尔滨最早的中餐饭店,从1902年开店至今,张包铺见证了“东方小巴黎”的百年变迁。我最喜欢的是张包铺的排骨馅包子,用筷子一夹,包子口微微张开,冒出热气,浓浓香味扑鼻而来,再喝上一瓶大白梨,回忆尽在不言中。

 

 

  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中国人对于水饺总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喜爱。立秋、立冬、冬至、小年、春节……似乎记忆中的每个节日都会吃饺子,就连出远门都会来上一盘热腾腾的饺子。在范记永,三鲜馅和虾仁馅水饺十分受欢迎,据说还有一个新吃法:饺子沾芝麻酱。如果有兴趣,你也不妨尝试一番。

 

 

  沿着靖宇街漫步,“老鼎丰”三个字映入眼帘。这个著名的老鼎丰食品商店建于1915年,其生产的糕点自成一派,记得每年中秋,外婆都会给我买上两块五仁月饼,我捧着月饼乐得屁颠,跑到房间里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装袋,生怕丢了一粒芝麻、半颗花生。咬上一口,唇齿留香。

 

  无论是10元一包的龙须糖,还是百年经典的“老鼎丰”;无论是装修简单的骨棒店、扒肉馆和砂锅居,还是像“张包铺”、“范记永”这样既有风味又注重历史的老字号,老道外总能令我们大饱口福。君不见张飞扒肉门口总是有豪车停泊?正如许多在北山酒馆拼桌吃酒的客人们说的那样――“老道外是养活穷人的地方。”或许卑微却不失温馨,正是老道外饭馆一家旺过一家的缘由吧,这里养活的不仅仅是人,更是一份众生平等的精神。

 

 

  道外的老味道,是一种民间的味道,生活的味道,人间的味道……

 

 

  老道外——古建寻迹,揭开历史尘封的记忆

  也许是从小生活在这里的原因,小时候的我并没有觉得老道外的建筑有多么神奇独特,只知道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中华巴洛克。直到渐渐长大,见惯了外面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我才知道这一方中西合璧的楼宇小院是多么珍贵无比。

 

  老道外的建筑,是结合了道里、南岗的“洋房”和中国的传统建筑手法,清水砖墙,白灰勾缝,砖木结构,雕花围檐,典型的中式“小洋楼”,欧式立面、中式院落,于是就有了“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落,这也成为了哈尔滨的建筑经典。

 

  这里每一块砖、每一寸土都见证着哈尔滨昔日的繁华,每一座建筑物无论折中主义风格还是中华巴洛克式,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每一家老店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记忆。这是属于老哈尔滨人的“老哈情结”,也是我离家多年却永远也忘不了的故乡。

 

  老道外——百年传承的民俗印记

  作为一个老哈尔滨人,谁的青春没有老道外?时常听外婆说起她小时候走在道外的街市,到处都有变戏法的、耍猴的、演杂技的、说相声的、唱大鼓的……那时的老道外繁华程度超过秋林所在的南岗,超过中央大街所在的道里,是哈尔滨最繁华的地方,繁华到令人惊叹。

 

  而我最喜欢的,便是集结左邻右舍的玩伴,相约去新闻电影院看电影。中国香港、台湾、日本、印度,一方小小的电影院上演了许多好看的外国大片,那时还不流行现在的可乐冰淇淋加奶油爆米花套餐,一部电影,吃着一袋不那么甜还泛着苦味的手摇爆米花,便觉异常开心。

  2004年,新闻电影院变成了二人转剧场,巨大的二人转剧场招牌遮住了建筑的主要部分,“新闻电影院”几个字已显得很渺小了,不过有句话说的好,“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这里依然是人们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我喜欢哈尔滨的老道外,喜欢每次往返胡同里的快乐与忧郁,没有什么确切的理由。有时候独自一人,寂寞行走在嘈杂和喧闹的北三道街上,走累了,就随处找个摊子坐下,一瓶啤酒一碟小菜,慢慢地品味,似乎空气里都有历史积淀着的那一份厚重的气息……

文章来源:黑龙江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09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