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一部生命写就的大历史

导语

随着2008年一部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的热播,也一同打开了“闯关东”这段尘封数百年的历史闸门。可以说,“闯关东”是中国以及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迁徙人数最多的一部移民史。一个“闯”字并不轻松,它道出了当年几代人挥泪告别故乡和亲人的悲怆与艰辛;这个“闯”字不但沸腾了他们的生活,也同时造就了他们的性格。“闯关东”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演绎的一场无尽挣扎的谋生画面。也同时在关东大地上抒写出了一段感天动地的历史悲歌。


凯风网黑龙江频道 供稿:海潮 编辑:青兰 李元
闯关东:一部生命写就的大历史
   一、 茫茫关东大地,何来一个“闯”字

说起“走西口”,不少人多少都有所了解,这是内地贫民迫于生计向西部移民讨生活的壮举。那么,同样是为了谋生和活命,人们进入移民关东,为什么要靠“闯”呢?

闯关东的由来 

说起山海关,不少人并不陌生,而“闯关东”中的“关”指的就是山海关。这个有着“天下第一关”美誉之称的山海关,起着界定关外和中原大地的重要标志,因此,民间习惯上分为关中和关外两大类,由于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处祖国东北方,民间俗称“关东”。而关东之所以要“闯”,说明那是越轨犯禁的行为。当时,清朝统治者虽然入了关,做了汉人的皇帝,但对于旗与非旗,还是看得很重的。在清朝统治者们看来,满族的尚武之风不能丢,满族的风俗习惯不能杂糅,要想不使满人“汉化”,只好把“自我”封闭起来,这也促使清廷屡颁禁令,封锁东北的真正原因。

  

不少流民因私闯“柳条边”禁区而受罚 

皇太极崇德三年,为了更好区分禁区,还专门在满洲境内分段修建长约千余公里篱笆墙,并派重兵把守。由于边墙每隔五尺裁有3棵柳树,柳树间用绳子连接,边墙下是深宽各八尺的壕沟。因此,人们也习惯叫做“柳条边”。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称为“老边”;自开原东北至今吉林市北称为“新边”。这道“柳条边”如同巨龙盘踞在东北大地,隔开了关东人和关中人,也在民间留下了“边里人”和“边外人”的说法。

 

对于老百姓来说,柳条边就是红线,就是雷区。谁想穿越“柳条边”,必须持有所在地区衙门发给的“印票”(通行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边门,登记后方可通过。不经边门,穿越就是犯法,要受到严惩。康熙十二年题准:“凡在禁河(区)内采捕蛤蜊及采蜂蜜,捕水獭、采东珠者,照偷采人参者为例,为首者拟绞监候,为从者枷两月,鞭一百。除了禁令外,关东地广人稀,气候寒冷,常有野兽出没,闹不好就要抛尸关外。因此,想要到关东,必须靠铤而走险的“闯”出来。【详细】 

  

今日的“柳条边”只剩下柳树在守候 

据史料记载,因私闯“柳条边”被鞭罚的人不计其数,更有堪的还要蹲大牢或发配从军。曾有位流民迫于生计,趁黑夜冒死钻过“柳条边”去偷刨人参,被守边的官兵发现,结果被发配云南边疆从军,直至战死沙场。

闯关东大潮挤垮“柳条边” 

随着“柳条边”对关外的封锁,再加上清王朝百万满人入主中原,关东大地上人烟稀少,致使“荒城废堡,败瓦颓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境地。此时的中原灾荒不断,人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而关东地广人稀,地肥水美,成了人们逃荒求生的理想之地。于是,一些流民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做“偷渡客”。尽管清廷煞费苦心,但北方流民入关谋事却屡禁不绝。据《清圣祖圣训》第八卷记载,康熙五十一年 “上谕”中提到仅山东流民入关者就达10多万人。闯关东的浪潮已经势不可挡,无论是公开还是地下,陆路还是水路,这些拖儿带女的悲苦农民为了生存,不畏艰险来“闯”入这道生死关门。

  

真实的“闯关东”途中照片 

龙兴之地固然重要,而千万受苦的黎民百姓和大清皇帝都离不开粮食的供养。1653年,顺治帝正式颁布《辽东招民开垦令》,开出了史无前例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关内人来东北,不但给地、给牛,还提供生产用具。如浙江义乌的陈达德,顺治十一年招纳移民140户,还被授予辽阳知县。

 

虚掩的山海关大门彻底敞开,随之迎来的是闯关东的大潮,断断续续约250万人,并不断从海上、陆上涌入这关东大地。流民潮涌,汹涌澎湃,他们用行李和柳条编织的花筐,装着简单的行装和生活用品,一路上携家拖口,身背肩挑。饿了啃窝头,渴了喝凉水,困了钻山洞睡破庙,干粮吃完了就给人打短工,一路风餐露宿,跋山涉水来到东北,随着他们的到来,历史上的“闯关东”之举便拉开了帷幕,从此也铸就了历史上这一部战天斗地的历史悲歌。

   二、历经百年的“闯关东”之路因何铸成

熙熙攘攘的“闯关东”浪潮持续了数百年,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不仅让人慨叹!“柳条边”的禁区没能挡住他们的脚步,闯关东路上的艰辛与生死考验也没有将他们击退。那么,他们一个“闯”字背后的历史真相又是什么呢?是迫于无奈,还是自愿自发行为呢?【详细】

1、天灾人祸与人口压力 

  

黄河决堤后逃难的百姓 

公元1855年,一场罕见的水灾席卷了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大水冲毁了大运河,漕运不得不改道海上,依靠漕运生存的人们不得不面对无饭可吃、无衣可穿的窘境。其他遭灾之地,也因田地被淹人们而无家可归。与此同时,捻军等也开始揭竿而起,战火不断的在这块备受煎熬的土地上开始蔓延。为了活下去,人们被迫背井离乡前往别处谋生。乾隆时期,关内人口不断膨胀,耕地与人口的矛盾不断尖锐。一首歌谣,折射出山东人生活的困苦悲情,“种庄田,真是难,大人小孩真可怜!慌慌忙忙一整年,这种税,那样捐,不管旱,不管淹,辛苦度日好心酸,两眼不住泪涟涟。告青天,少要钱,让俺老少活几年!”。人们只有选择一“走”了之。“富走南,穷进京,死逼梁山下关东”,这句妇孺皆知的谚语,正说明“逼上梁山”是山东流民关东之行的最“迫切的缘由”。

2、人少地广,物资丰富 

东北地区土地肥沃,人口稀少,又盛产人参、鹿茸、貂皮、黄金、珍珠等贵重物品,则对关内的人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且关东、山东比邻,无论徒步或泛海,均极便利,“闯关东”自然是山东流民的首选。因此清初,关内人口向关外迁移的现象已出现,促使山东等地的汉族饥民成为闯关东的主流人群。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谋求生存的运动。

  

肥沃的黑土地 

3、山东人豪迈的性格注定了“闯关东”之路 

山东人“闯关东”除了经济原因外,与他们的传统性格也有密切的关系。诚实、尚义、节俭、好客、粗犷、豪放,就是山东人的鲜明特征。这是山东人“闯关东”的文化素质根源。在天灾人祸的逼迫下,粗犷、豪放的性格使得山东人敢于“闯关东”;勤劳、节俭的性格使得他们能够在东北获得生存的空间;诚实、尚义、好客的性格使得他们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赢得他人的尊敬与信任。

   三、一个“闯”字背后的精神画卷

大量的移民向陌生的地方“闯”,向艰险的地方“闯”,向有希望的地方“闯”。他们在“闯”中探索,在“闯”中成熟,在“闯”中成长,在“闯”中壮大,用生命演绎着不屈的“闯关东”精神。【详细】

1、挑战死亡的精神—放山 

放山是一种敢于挑战死亡的精神,放山也叫“走山”,即是挖人参,在东北俗称“棒槌”。首先挖参要组成一伙人,少则三五人,多达十二三人,人多为伴,可以防止遭野兽袭击或迷路时出危险。有些“闯关东”的人,为了生存只身犯险,他们衣衫褴褛,头顶炎炎烈日或顶风冒雪,一步一步艰难地行走在森林和荒野之中,无数人怀揣着梦想倒在了通往放山的路,只留下了堆堆白骨。所以,放山人的规矩很多、很严,说话须小心谨慎,要说吉利话,在放山主要成员里要有“把头”、边棍”和“端锅的”。“把头”是领头人,是这一行里的主心骨,行规要求他处处超人。要有识别“山宝”、识别方向的能力,要懂的山里的规矩。“边棍”是二把头,是压队的,负责照顾好伙计。“端锅”的是留守看窝棚专管做饭的。

  

至今还保留着挖参人的手艺 

第一个放山人是山东莱阳人孙良。他原是个穷苦的长工,听说长白山有种名叫“棒槌”的植物,比金子还贵重,便与同乡张禄跋山涉水到了长白山,翻山越岭去挖人参。俩人干了三年,挖了不少人参,商定再分头干三天,然后打点行装回山东老家去。谁知,张禄一去,再也未归,孙良急了,到处寻找,找了七天七夜也没找到。干粮早吃光了,他又累又饿,昏倒在蝲蛄河旁边。不知过了多久,他醒过来,喝了几口河水,见水底有只蝲蛄,便活嚼生吞了。身上有了点力气,拿起一块尖石,在一块大石头上刻着:“家住莱阳本姓孙,漂洋过海来挖参。路上丢了亲兄弟,沿着古河往上寻。三天吃了蝲蝲蛄,不找到兄弟不甘心!”写完,便昏死过去,再也没有醒过来。

  

图为被放山人尊称“老把头”的孙良雕像 

后来,放山人尊奉孙良为“老把头”,即开山祖。传说农历三月十六是他的生日,放山人就把这天作为他们的节日,祭祀老把头,祈求一年的丰收。实际上,孙良不见得是放山第一人,被尊奉为“老把头”,是因为他对兄弟张禄的信义,而这种信义是放山人所必需的。

2、舍弃生命的精神——挖金 

对于“闯关东”的人来说,挖金是能够迅速致富的捷径。淘金者们通过“结拜”的方式,逐渐形成了一个个“淘金”行帮。淘金行里,管家是总负责人,要求德才兼备,有威望,在大的金行里要投票选举。如夹皮沟的关东金王“韩边外”。往下分别是大柜、内柜、牌头、把头,大柜住在金场旁的木房子里,是现场负责人,相当于现代的项目经理。外柜负责外联。牌头是保安队长。把头具体组织金工淘金,筐头、炕头,斗倌,伙计等都是最基本的劳动力。当年金矿里淘金的99%都是“闯关东”来的山东人。

  

图为东北淘金的雕像 

为了能找到富矿,在每年除夕之夜,把头要请阴阳先生看星相,看四周的山林里哪里有亮光,来年就要冲着哪个方向“拉沟探矿”,求得“爆头”、“出富矿”。为了提前去探矿,天刚微亮就出发,生怕落后。据说,因为山神忌讳女人不干净,所以金矿和淘金的河边往往是女人的禁地。找到金子或淘到金沙,只是暴富的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要把金子运出去,这往往是用身家性命去与官府和匪帮搏弈。有一首歌谣唱道:“出了山海关,两眼泪涟涟;今日离家去淘金,何日才能把家还?一把金沙亮闪闪,得拿命来换。”。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其中演绎的一个片段是抓阄“吞金”赴死的情景,在金子实在带不出去的时候,就在纸上写一个“走”字,然后用来抓阄儿,如果谁抓到,就得吞下自己和其他几个人的沙金,活着的人把吞金而死的人尸体抬出场,并负责把死者的沙金交给他的家人。每个镜头将历史展现的真真切切,也表现了淘金人敢于舍弃生命和勇于赴死的悲壮情怀,令观者动容。

3、战天斗地的精神——垦荒 

大批流民来到关东,本身是前来逃荒的,不仅没有钱两,也缺少安身之处。那么,他们是如何在这“北大荒”上安居乐业的呢?

这就不得不提起一个抱团垦荒的代表人物韩宪宗(1819—1897),原籍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县韩家庄。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和众多流民一样,韩宪宗到今桦甸县夹皮沟,入伙采金。韩宪宗为人粗犷豪放,行侠仗义。他与李茂林等金工结义为兄弟,在金工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当时,夹皮沟一带有个名叫梁才的人,他横行霸道,为非作歹,鱼肉金工。韩宪宗带领众金工驱逐了梁才一伙,被夹皮沟金工推举为统领。久而久之,“韩边外”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专有名词,既是人名,又是地名。作为人名,指韩宪宗及其继承人;作为地名,指韩氏家族统治的地区,人们来到这一地界,就说到了“韩边外”。

  

“闯关东”时这种草屋便是当时最流行的住所 

同治五年(1866年),吉林将军富明阿奏准将穆奇河、漂河、桦皮甸子沿边未开荒地,拨给韩宪宗领种,并约定三年免租。为了招民垦荒,韩宪宗便在沿江两岸挂出“与民同居”的牌子,对于来到这里的人,不论是关里人还是关外人,不论是单身还是携带家眷,一律收容。没有吃的,借给粮食;没有牲口,借给耕牛;没有住屋,帮助盖房;会手艺的木匠、铁匠、石匠,都可以到韩家作坊干活糊口。过路或不想久住的,都可以到韩家吃住,来去自由。年老体弱、疾病残废无人供养者,韩家设有“麻子房”予以收容。就这样面对严酷的自然和社会条件, “闯关东”移民把乡土情谊作为纽带,以义交结, 一人有难,众人相帮,形成一个同舟共济的团体,一片片荒地开辟成良田。这也是至今东北人仍然保持鲜明地域特点的豪爽义气性情。

   四、黑土地上“闯”出的新天地

“闯关东”的人们将他们人生命运押进这片天涯洪荒。脚到之处,就是安家之地。人到哪里,都能落地生根。正是有了这种百折不回、一往无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闯关东”人们才能在苦难与险境面前顽强地去拼搏奋斗,战胜一个又一个来自自然界与社会的巨大困难和考验,书写着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

“北大荒”变身“北大仓” 

据黑龙江民间一家《常姓祖谱》曾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山东连年灾荒,官家照样逼粮逼捐,民不聊生,一位常姓的祖上,不甘心等在家里挨饿,听说肥沃的黑土地上“随手把菜籽撒在地上,也能长成七八斤重的大白菜”,于是次日便收拾行囊拖家带口的来“闯关东”。他们在通往东北的道路上看到肩挑手扛、拖儿带女的关里人络绎不绝。他们累得斜坐在土坡上,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地,那里有地”。据记载,“闯关东”百年后,仅常姓家族就先后开采并拥有近一万亩土地。

  

当时垦荒时的情景 

“闯关东”人敢于和磨难抗争,无畏于牺牲生命;无论他们垦荒、务农、经商,还是伐木筑路,都为关东的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闯关东”使得肥沃的黑土地得到开发,一块块荒地变成良田。根据统计资料显示,1873年,关东耕地面积仅为2400万亩,然而1913年却达到12300万亩,1932年更增加到30618万亩。

  

今天的“北大仓” 

正是由于靠着一代又一代“闯关东”移民们的辛勤开垦,使昔日荒芜的“北大荒”成为我国远近闻名的重要商品粮生成基地—“北大仓”。这其中,流民洒下了多少汗水,是不言而喻的。

“闯关东”孕育独特的黑土文化 

“闯关东”浪潮不仅改变了曾经荒芜的“不毛之地”,同时也改变了关东地区地广人稀的面貌,使得全国人口分布更加趋于平衡,同时也促进了满蒙汉等民族的大融合,形成了特有的关东大地、黑土文化齐飞的现象。他们不仅语言声调及饮食风格极为相似,并且在地域特点与文化标识方面也极为相似。甚至,至今,不论他来自黑龙江、吉林还是辽宁,我们也都会习惯的称他们的一个共同的名字:东北人。

 

影视剧《闯关东》图片  

“台上唱二人转台下聊东北话”。说起“东北二人转”,全国人都不陌生,这是东北三省黑土地上共同拥有的民间文化现象。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据悉,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大批山东、河北人移民东北,“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二人转就是“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带至关外的。【详细】

当然,“闯关东”的人群中,除了文化不高的“庄稼人”外,其中不缺乏高官大使、才子名流等,他们谪居在关东,同样也留下了许多佳句名篇、趣闻逸事,对黑土文化的传承发展发挥了无可代替的作用。

   结语

“闯关东”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独特、影响巨大的历史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次空前的移民壮举。从清初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三百年时间里,有数千万山东人迁移到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历尽艰辛,创业谋生。世代凝聚而成的“闯关东情结”,深深扎根在千千万万人的心中。“闯关东”,是一部悲怆的历史,更是一曲与大自然抗争的生命赞歌。

更多精彩,请点击 http://culture.kaiwind.com/

分享到: 0
留言
推荐阅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0938s